持续给力:江苏省奉贤县做好“数字助农、农业智能发展”——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作者:智慧乡村 | 发布时间:2022-03-20
互联网时代,乡村振兴离不开数字赋能。两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奉贤县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契机,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用大数据种苹果,绿色高产不愁销路。” 11月中旬,奉贤县的苹果进入了充分成熟期,梁寨镇苹果主种植户张惠光迎来了收获季节。“尽管今年夏天天气不利,我们200亩果园都采用了数字化精准种植,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化肥的使用量同比下降了20%,农药的使用量下降了30%,亩产超过5000公斤。” 忙着摘苹果的张惠光说。
走进果园,就看到了水果传感器、生长监控摄像头等各种高科技产品,“武装”了整个果园。
“遍布果园一角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会定期采集土壤、气候、水肥数据,上传到县农业大数据平台,施肥、喷药、修剪等操作都会自动记录下来。” 张惠光说,手机是“新农具”。数据是“新农资”,一键“精准剖析”每个苹果。
“苹果的日照时间是否充足,什么时候施肥,一亩果园能结多少果,大数据分析就能马上得出结果。” 奉贤公共数据中心项目规划总监王坤表示,每一个苹果都有二维码,实现了可追溯。依托与电商行业的深度融合,奉贤县8000多家苹果种植户可以在线销售苹果。
2020年,奉贤县红富士苹果、白脆梨、山药、牛蒡、芦笋、黄洋葱等20多个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30万吨以上,其中苹果10万吨,将带动改造果园5万亩。冷库容量增加10万吨。
“我们收集了五类79项涉农数据信息,建立了智慧农场可视联动管控、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等16套农业农村数据系统,收集了3.@超过4亿条当地农业相关数据,实现系统间共享和互通。” 奉贤公共数据中心主任方兴兴介绍,依托大数据,村民们开阔了眼界。在提高种植养殖技术的同时,他们的致富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奉贤县赵庄镇金洋路果蔬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孙丹是种植专家。“为了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该镇帮助联系了县数据中心淘宝村运营中心的专家,现场把握脉搏,为我们提供数字营销和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建议,让农产品搭上互联网销售的‘快车’。” 孙丹说,今年农场的收入将超过100万元。
“近三年,奉贤县电子商务零售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5%左右。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20亿元,其中农产品和副业将突破36亿元数字乡村建设方案,同比增长26.8%。” 池星星说道。
奉贤数字乡村建设在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基层党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多场景探索数字化路径。丰县实现了城乡教育、医疗、公共交通、供水、供气、物流、保洁、治理“八智慧一体化”的整体建设。全县34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一张“网”,30万“数字农民”活跃在“网上村”,村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治理。
“依托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数字乡村’工程,激活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也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奉贤县委书记娄海表示,下一步将建设乡村振兴数字资源平台,打造跨省边疆地区乡村振兴“数字化路径”。(经济日报记者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