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助力智慧农业 让农民成为科技工作者
作者:智慧乡村 | 发布时间:2021-12-24
11月14日至16日智慧农业,2019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召开。图为观众在和泰集团展台前观看智慧农业宣传册。中国青年网记者韩宇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韩宇)智能温室一键调节室内光、温、水、气、肥,地面遥控植保无人机喷药,“互联网+智能施肥”实现精准施肥省时省力……从“靠天吃饭”到“靠科技增收”,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以及农业领域的大数据,智慧农业不再是幻想,而是开始变得触手可及。
11月14日至16日,2019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召开。盛群农业事业部总经理邓采良在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产业生态峰会上发表演讲,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探讨智慧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物联网助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加速
“物联网、大数据,尤其是5G,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智慧农业落地的难度可不小。” 邓采亮说:“一是农民普遍缺乏科学耕作意识;二是技术问题。包括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模型算法技术等智慧农村,很多技术需要攻克;三是技术问题。 “决策模型算法的实现。数据采集后,如何计算分析决策?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决策种植模型可靠吗?”
为解决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困境,助力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盛群借助中国移动网络打造“智能装备+大数据计算服务平台+专业后台及APP控制+精准服务与干预”的大数据渠道能力。精准农业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实现对农业生态关键因素的24小时无人值守监控,实现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智能感知和精准管理,为农户提供种植决策支持、风险预警和农产品质量控制。
深圳鹏城农民光明葡萄园是和泰智慧农业实施的示范区。如今,那里的果农已经从每天在果园里巡逻,变成了通过手机在花园里巡逻。他们和科技工作者一样,检测农业数据,精准开展工作。据介绍,在该计划下,果农可以通过三步了解作物生长变化,科学耕作。
第一步智慧农业,多种智能设备实时监测果园气候、土壤、水分等。第二步,通过中国移动NB网络上传至C-Life AI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第三步,AI农业大数据平台将数据可视化,通过手机APP或后台将处理分析后的数据呈现给果农。果农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农作物的生长和变化。
不出意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尤其是5G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将落地,助力科技兴农。
全产业链升级数字乡村解决方案,现代科技助推智慧农业发展
智慧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效率化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应用包括高价值作物种植、病虫害监测、农业育种、农产品精准溯源等。推进智慧农业的实施,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构建智慧农业生态系统,需要从多方面着力提升农业全产业链。
邓采亮认为,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标准化的种植模式,通过作物生态关键因子的数据监测和干预,可以将与作物生长相关的关键因子数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数据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精准的农业运营进行干预和调整,从而实现农业标准化种植的闭环有序控制,最终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优化。
中国移动作为具备云管端综合物联网能力的运营商,从三个方面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一是利用运营商网络渠道优势,为智慧农业提供网络保障;二是打造标准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和尔泰等公司合作制定《NB-IoT农业数据采集标准》,提供基于NB-IoT网络和OneNET标准化农业物联网设备平台,降低智慧农业建设成本。三是搭建资源需求对接平台。智慧农业企业可以将优秀的解决方案和智能终端上传到平台。
培育新型农民、推广新技术、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智慧农业作为科技+现代农业的最佳载体,正在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显示,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新零售、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精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新动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