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农村建设有统一的规划体系。奉化区未来可能会这样做
作者:智慧乡村 | 发布时间:2022-02-28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区域综合体,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
如何优化声场空间,打造独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富春山居”?统一规划可能是第一步。
日前,《宁波市奉化区区域农村建设(2018-2035)》)处于预审公示期,12月15日前,广大市民可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反馈奉化规划分局。
规划范围
奉化片区行政范围包括锦屏街道、岳林街道、江口街道、西屋街道、小王庙街道、方桥街道、溪口镇、昆湖镇、上田镇、大研镇、秋村镇、松高镇 镇辖12个街道(镇) .
规划期为2018年至2035年,其中——
近期:2018-2022年,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到2022年,常住人口约77万,城镇化水平约76%,农村人口约18.5万。
坚持建设标准化、美化常态化、产村融合,着力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促进农村生活质量提升。
长期:2023-2035年,提升乡村价值,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到2035年,全区常住人口约100万,城镇化水平约87%,农村人口约13万。
合理引导城乡要素资源有序流动,促进农村自我价值根本提升,赋能城镇化健康发展,形成符合城乡对等发展要求的新型城乡关系。
四级布局系统
规划建立“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小城镇为支撑、新型社区布局为基点、自然村为特色”的四级空间布局体系。
在《奉化市村庄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奉化区城乡聚落体系总体规划》,优化完善村制度。
计划到2035年形成“122+11+84+141”村落布局,其中城市新社区122个,城乡新社区11个,特色村84个,基层村141个。
奉化区353个行政村分为122个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村(城中村)和231个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村(村外)。
同时,按照城市社区型、集聚发展、改造改造结合、整村改造、整村拆迁、控制发展六种模式,规划建设122个城市社区型村和17个集聚发展村。通过梳理翻新。改造村175个,改造旧村10个,拆迁村5个,控制发展村24个。
调整土地利用布局
城市新社区:对于搬迁意愿强的新城市社区,建议适当增加空间指数;对于靠近工业区的城市新建社区,建议调整用地位置或缩小规模,做好绿化隔离工作,为就近工作的居民服务。
新城乡一体化社区:对于搬迁意愿较强的新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议适当提高空间指数;远郊规模较小的新型城乡一体化社区,可根据村民意愿,适当增减用地规模,同时预留给实际将要从事的人的生产生活未来在农业方面。征地拆迁有困难的乡村建设怎么做,可在周边限制建设范围内适当调整土地。
特色村落:进一步研究现有乡村,将一些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村民集中度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逐步纳入保留传统村落。农民搬迁意愿较强的村逐步纳入撤离点。
(数据来源于奉化规划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