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乡村振兴”广西:大数据、一张图、精准发力、创新引领农业转型
作者:智慧乡村 | 发布时间:2022-01-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广西紧紧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在一张数据的精准支撑和决策下,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前段时间,广西明明果园完成了全国首张果树“身份证”——果树数量、磷、铅地图。轻点鼠标,这片禾橙种植园的果树状况一目了然。果树的种植生长状况、检验记录等信息与真实的航拍相结合乡村大数据,形成该机的数字化地图,为工作人员对喷雾机进行精准、自动化管理提供依据。
信息技术负责人罗华福:如果说缺水,我们可以打开地图上的阀门,给这个地区或者一些树浇水。
如今,“五分之一的麦汁橙产自广西武鸣”。但过去,由于整个果树产业链的人工管理粗放,销售靠天,南宁禾橙的市场一直打不开。
广西明明果园董事长季素峰:当时我们印刷了将近40万个纸箱,一年只用了不到2万个。其他的都堆在仓库里。其实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标准化程度很低。一般来说,没有数据,没有底层数据,也没有原生数据。
2019年,南宁市武鸣区政府投入科技资金500万元,支持“女人橙全产业链信息化整合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发,以信息化为抓手,从上游生产到中下游的收获后加工和冷链,再到终端消费者的分析和画像,打造数字化全产业链。今年2月,明明果园的信息系统捕捉到了国内市场销售数据的急剧变化,电商、社区团购等平台的产品销售量猛增。
广西明明果园董事长季素峰:借助这种数据销售模式调整战略,完善供应链,我们的纸箱库存在短短20天就被一扫而空,销售完全出乎意料。.
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的灵活性和协同性。今年前四个月,明明果园的销售额逆势增长了十倍以上,产品甚至出口到了加拿大。在大数据地图的精准支持下,疫情初期滞销的糖橙、金橘也顺利售出,广西成为全国农产品销售最顺畅的省份之一。
为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广西农业部门全面聚焦“互联网+现代农业”,打造智慧农业。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3S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应用。启动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示范省(区)建设,应用推广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农业地籍信息管理、农业信息传输、农产品价格采集、土地确权等一批农业智能系统、产业扶贫信息系统。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营销与信息化司司长魏斌华:通过这个产业链的数字化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让消费者吃的安心、用的安心,我们的生产者和农民真正做到享受品牌的溢价带来的好处,荷包真的鼓起来了,让我们农民农村的生活家园更美,我们的产业更繁荣,我们的乡村振兴更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