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科技+”成为潍坊现代农业新“必备技术”

作者:智慧乡村 | 发布时间:2022-01-19
1480年过去了,潍坊农业以科技为“要术”,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然而每次到潍坊看农业,总有新的发现。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下最新的信息技术,在潍坊农业生产中都能找到应用环节。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大数据平台,是潍坊农业不断突破提升,始终走在前列的关键。数据多跑腿,农民少弯腰,“科技+”成为潍坊农业新“要术”。在科技的推动下,潍坊乡村振兴呈现新面貌,新农人的生活越来越精彩。

编者注: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在农村改革和创新方面创造了很多经验。发展。从诸城、潍坊,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

三年来,潍坊市坚持农业农村一体化设计、城乡统筹推进、五项重大振兴工作同步开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乡村振兴呈现新面貌。

6月9日至11日,由中共、中共潍坊市委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大众网潍坊海报新闻承办的“网络红人潍坊之行”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红到田间、工厂、农家参观,参观潍坊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真实见证了潍坊农业三年发展成果。

“科技+”成为潍坊现代农业新“必备技术”(图1)

炎炎夏日,汽车行驶在潍坊这片土地上,就像走在一张黄绿相间的画板上。金黄的麦田连片,收割机在劳作;各种果蔬生长,散发出绿色活力。

这是一块带有农业基因的肥沃土壤。北魏末年,青州宜都(寿光、潍坊)人贾思燮编撰了一部综合性农书《启民药书》,成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1480年过去了,潍坊农业以科技为“关键技术”,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去年,山东省农业产值在全国首次突破万亿元,潍坊市农业产值达到1038亿元,占全省十分之一。

在耀眼的数字背后,“三模”的形成和发展更是喜人。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各有特点,但都围绕一个核心,即农业产业化。这是潍坊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益探索,为齐鲁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坚守“农”字不松懈,

产业高地持续改善

十年前,刘向东在坊子区坊安街道瓦里村人眼中还是个“能人”。他在城里经营建材生意多年,年收入几百万。村民们没想到,刘向东回到了老家,捡起了祖上与图克拉打交道的生计。

当时的瓦里村名副其实:三面洼地。从村里的老照片可以看出,房屋破败不堪,土路狭窄崎岖不平,萧条破败。刘向东任村支部书记。从筹资修路开始,他努力了十年。通过发展农业,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十年来,刘向东走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经过多次考察,先后聘请美国加州大学、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30余名专家教授,推广国际先进技术20余项。其中,融合荷兰温控技术、以色列滴灌技术、美国活性菌技术和我国台湾有机苗木的先进经验创新研发的“智能种植床技术”,被誉为又一“智能种植床技术”。 ”寿光温室大革命后。有机革命”。

延续千年的农业生产,在科技的支撑下,呈现出新的面貌。走进玉泉洼养牛场,看不到苍蝇,闻不到异味。机器人在田间作业,空调、水帘、风扇一应俱全,奶牛踩在柔软的稻壳上,粪便转化为有机肥,形成有机循环链。

瓦里村的人富起来了,人均收入从六年前翻了一番,达到3万多元。村内建有生态酒店、CS野战基地、儿童乐园、动物园、购物超市等,每年吸引20万人入驻。

地点切换到高密松兴屯村。55岁的徐凤洲在葡萄种植园的哺乳室里忙碌着。他18岁就出去打工了,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终于找到了在家乡发家致富的方法。2012年,村里建成了900亩鲜食葡萄大棚。徐凤洲从合作社承包了100亩最新农业新闻,后来扩大到200亩。他只负责田间管理,其他事情由合作社负责,收入可观。

松兴屯村先后建成120座高温果蔬大棚,引进荷兰苹果矮化技术,投资1300万元以上建设中荷现代农业产业园。村民们感慨:原来的地还能这样种下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过去,寿光蔬菜在潍坊的农业版图上一枝独秀。如今,潍坊各县市特色农业遍地开花,争相争艳。坚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用科技力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使潍坊农业生产始终保持发展优势。

今天的潍坊,不仅是全国的菜篮子,更是世界蔬菜的集聚地。青州华盛农业种植的西葫芦品种在巴基斯坦市场占有率超过60%;寿光市王林农业开发的戴安娜番茄,终端零售价是普通番茄的10倍,仍然供不应求;生姜、胡萝卜、大葱和大葱的出口额仍然供不应求。他们分别占全国的1/4、1/6、1/2、1/7。

去年,潍坊农业总产值达到103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十分之一。数据显示,潍坊贡献了7.2‰的粮食、15.7‰的蔬菜、12.7‰的花生。坚守“农”字不放手,潍坊农业高地在坚持中不断进步。

“科技+”成为潍坊现代农业新“必备技术”(图2)

诸城农林科技孵化器,科研人员正在育苗

持续改进和突破,

技术应用渗透到各个环节

潍坊的田野是一所开放的学校。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团前来观摩、学习技术,渴望把潍坊的经验带回家。

早年去寿光等地,人们看到很多蔬菜“站起来”,像葫芦一样挂在藤蔓上,长得很好;同时,他们还学习了一些种植和管理技术,带回了优良的种子。

不过,每次去潍坊看农业,总有新的发现。大众网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新的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潍坊的农业生产中。

走进位于安丘市燕山镇龙湖工业园的苗圃中心,这里有农业科技应用实验场。从单颗种子开始,经过制粒包衣处理后,体积扩大20倍,种植在土壤中会长得更好。机械化播种更精准,机器匀速运动,苗木均匀地立在地里。

同样的幼苗生长在同样的土壤,同样的间距,同样的深度,没有人天生优越,没有人输在起跑线上。标准化生产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价值。

在另一块长方形的土地上,绿色的蔬菜正在生长。在他们的头顶上,喷出浓密的水雾,均匀的落在树叶和地面上。

在这里,改变了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大葱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这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推广,使农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0多倍,每亩节约了300元。

技术就是竞争力。潍坊市将现代种业作为农业“芯片”进行突破。目前,有研发企业26家,占全省半壁江山。成立种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从种子开始,将科技元素注入每一个环节。在安丘智慧农业与三产融合大数据中心大厅的显示屏上,精准预测价格走势、自然灾害预警、质量安全追溯等,就连农产品价格也精准预测.

在这个展示中,世界是一个球体,红色的弧线在这里和那里相连;点击一个温室,可以看到里面的实景和各种数据显示。

一切都是数据,一切都在眼前。这是全省首个运用“天地地3D一体化感知”技术打造的现代农业数据信息平台。打通“种、产、销”全产业链,让农业更简单、更高效。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大数据平台,是潍坊农业不断突破、提高、始终走在前列的关键。目前,潍坊市已建成智慧温室3万多座,开发智慧农场、智慧牧场100座。智能温室已经发展到第七代,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施肥、浇水、温度、湿度等。

数据多跑腿,农民少弯腰,“科技+”成为潍坊农业新的“关键技术”。

“科技+”成为潍坊现代农业新“必备技术”(图3)

蔡家沟艺术试验场,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在创作油画

新的“三农”故事,

让乡村成为美丽家园

任何系统或模型的最终核心都是人。“三农”怎么办,要看农民。

此次潍坊之行,走访了很多村庄,个个都有特色产业,村庄规划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群众生活水平高。

在昌邑市六团镇庆福村,干化工出身的孙德东投资3亿元,全村流转15块土地,管理10.2万亩土地,种植粮食作物比如小麦和玉米。如今,庆福农业综合项目已完成盐碱地改造,配套设施齐全,小麦平均亩产明显提高。村民每年可以获得三份收入:地租、分红、劳动收入、生活条件和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农民致富后,农村面貌发生了迅速变化。在寿光市罗城街道屯溪村,从2012年开始实施社区改造,三年后,村民全部搬进了大楼。为适应农村转社区的需要,村党支部以提高幸福指数为第一追求,建立了青年培训中心、青年创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 ,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中心。

在潍坊,不少农村依靠农业形成可持续发展,农民的事业越来越让人放心。青州市通峪沟村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2009年,该村被列为九龙峪旅游开发建设范围。山中老村改造为通榆里民宿,荒山2400余亩。坡地转入九龙峪景区,景区与村共建,发展乡村旅游。

2011年全村新建楼房102栋,多层单元房118栋,220名村民全部从老村搬到新村。如今的通峪沟新村面貌统一,白墙灰瓦,干净整洁,所有街巷都硬化、绿化、亮化,给排水、供电、通讯网络全覆盖。村民成为市民,吃“旅游餐”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人均收入3.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了社区,农业给每个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生活环境也变得更好,人们也开始接受和享受这种变化。

与大多数社区村不同,诸城市蔡家沟没有统一建房。村子保持了古村落的样貌,却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

该村四年前还是个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一万元。村里生产生活条件差,一知半解的人“逃跑”,村子严重“掏空”。2018年,蔡家沟艺术试验场规划建设后,一切都变了。

如今,彩绘、照片墙、石板路,整个村子古朴而充满艺术气息。院子里,画家张坡正在指导几位年长的村民作画。他说,这些老人的平均年龄在70多岁。

与张坡一起,还有其他六位艺术家从北京宋庄回国。他们常年在村里工作,定期举办艺术展览,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艺术的空气中。艺术家变成农民,农民变成艺术家,最后都是生活。

新时代赋予“三农”新的内涵和使命。在潍坊,“三个模式”各有特色,但指向同一个方向: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带动下,潍坊乡村振兴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精彩。

上一篇:解决方案:中粮“惠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升级
下一篇:“助推乡村振兴”广西:大数据、一张图、精准发力、创新引领农业
热门服务和内容

客服微信

  • 客服微信

    扫描咨询

  • 官方公众号

  • 官方公众号

    扫码查看演示

  • Copyright © 2019-2021 网侣(宁夏)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 宁ICP备16000137号-9
    电话咨询:183-9523-2024
    在线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