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旬阳市:“五个抓”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智慧乡村 | 发布时间:2021-12-20
2021年,浔阳科协系统将深入落实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工作部署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工作职能乡村振兴,突出“五个抓”载体,助力乡村振兴。 .
抓改革试点数字乡村,激发农村活力。稳步推进中国科协第二批深化地方科协改革试点工作,探索科技服务主导产业发展新模式。及时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完成桐前关镇2350亩老茶园改造升级,建设茶叶深度研发和茶旅游融合示范园。全年开展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20余项。生产的绿茶在第四届安康富硒茶名茶大赛中荣获绿茶金奖。
抓人才,聚智慧,助力产业升级。积极推进专家(院士)工作站建设,引导高端科技人才向浔阳市重点产业和民生领域集聚。截至目前,全市有专家工作站4个,已引进国内省内高层次科技人才30余名,形成创新成果10余项数字乡村,为加快浔阳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主导产业。今年计划申请创建3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安康市级专家工作站,并已完成申报材料的提交。
抓好项目实施,帮助群众增收。认真实施2021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工程乡村振兴,突出支持市级农村特色产业协会建设,培育产业科普示范基地。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帮助667户农民参与生产经营,同时拓宽了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
抓好科普宣传,夯实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市科协的桥梁作用,有效开展科普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开展以“乡村振兴为民”为主题的第29届“科技之春”活动,组建科技服务团21个,动员各类专家200余人赴扶贫村深入一线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280期,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0余项,向群众免费发放科技资料3万余份。
把握实力整合,实现实实在在的助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挑”要求,努力攻克科协干部不足、经费不足等实际困难,继续加强村帮扶工作。开展“六查”“六问”补村短板,让全体员工都在一线。累计发放政策通卡465张,解决2个疑难问题。全年直接投资宝莲村5万元,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万元,政府干部职工完成“消费帮扶”7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