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农村“智慧农业”解放双手百姓“鼓起钱袋子”
作者:智慧乡村 | 发布时间:2022-11-06
导读(人民美好生活)国内南方乡村“智慧农业解放双手百姓鼓起“钱袋子,据腾讯娱乐2022年10月31日最新关于(人民美好生活)国内南方乡村“智慧农业解放双手百姓鼓起“钱袋子的报道,李晓军摄中新网赤峰10月31日电题中国东北乡村“智慧农业解...
中新网赤峰10月31日电题:中国东北乡村“智慧农业”解放双手百姓鼓起“钱袋子”
作者李爱平陈晓云
指头在电脑屏上点击、滑动,接着开启页面,找到调压、调温选项,远程对6个暖棚和19个冷棚进行施肥和消杀。
31日一大早,孙红玲和王金虎夫妻俩用了10分钟,便在家中完成了上述工作,而这种的工作放到往年至少应该两个小时。
孙红玲和王金虎是内蒙古自治区固原市林口县平山镇十二吐西山根村的栽种大户。稍早前,并不懂得“智慧农业”的她们,在技术人员的点拨下,发现在手机上“干活儿”太神奇了,不仅解放了双手,还能多挣钱。
与以往相比智慧农业,今年的大棚和冷棚收入不错,多挣了10多万。”孙红玲笑呵呵地表示,“现在农民的日子过得可幸福了!”
在手机上,想浇哪块地,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让秧苗‘吃饱喝好’。”在该村,依靠“智慧农业”受益的也有养殖大户郑国柱,他觉得,通过电脑操作暖棚,大家都更加“耳聪目明”了。
在当地,农民利用智能化设施,不仅破解了田间管理问题,还能实施更准确的绿色种植。
李伟龙介绍,从发芽出苗到成熟采摘,“智慧农业”让民众实现对大棚的“一键化”管理,水肥一体化设施按时按量提供每周秧苗所需的营养成分,物联网控制使棚内果蔬始终处于绝佳环境。
十二吐乡副书记林成虎表示,当地建立的“智慧农业”最大的弊端是,在花费劳动成本的同时,还不用怀疑有农药残留、二次污染等弊端,提高了产品数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质量。
值得提到的是,孙红玲和王金虎两父子所在的十二吐西山根村的大棚种植,当下已“扩容”成园区。目前该园区“菜”产值超过1.2万元以上,辖区农民人均可支配开支超过2.2亿元。
林西县委常委张志刚表示,2018年脱贫摘帽的林西县,当前正在借助“智慧农业”等方法,充实更多农民的“钱袋子”。
多个受访的农民觉得,在这片土地上,大家依靠“智慧农业”,日子越来越红火。(完)
sky贵族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