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务实推进数字乡村治理

作者:智慧乡村 | 发布时间:2022-06-12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治理等乡村治理方式”。数字乡村治理是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识,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符合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数字治理的重点难点在于攻坚“村民不闻、乡村不动”。乡土文化规训与数字治理逻辑之间存在内生性客观差异。数字技术简单嫁接、嵌套乡村社会是行不通的。一方面,要弥合数字化与乡土性之间的鸿沟,将技术理性、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治理等乡村治理方式”。数字乡村治理是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识,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符合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数字治理的重点难点在于攻坚“村民不闻、乡村不动”。乡土文化规训与数字治理逻辑之间存在内生性客观差异。数字技术简单嫁接、嵌套乡村社会是行不通的。一方面,要弥合数字化与乡土性之间的鸿沟,将技术理性、制度理性纳入乡村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要消解乡村行政与治理的结构性冲突。如此,数字治理方能为村级组织与村民减负、赋权,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建立乡村治理新生态。


加快政策扶持与示范带动


在数字乡村、数字治理等方面,国家已经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19年5月)、《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1月)、《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2020年7月)、《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2年1月)等,形成了有力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撑。


各县、乡镇政府应参照国家层面政策框架,精准制策、施策,形成统筹协调、衔接联动机制。一方面,加强乡村治理信息的获取、整合与分析,编制符合乡村实情的治理规划、政策框架与试点方案,进行分级制政策试验,把握政策的关联性与精准性,统筹配置信息、资源、技术、制度等要素,将政策试点地区经验结合本村治理资源、文化传统与知识结构,分类施策,精准推广,使政策预案与治理需求精准匹配,政策目标符合村民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将政策理性转化为实践感性,发挥信息知识、技能的扩散效应,使村民明晰政策背后的行动逻辑,建立数字治理空间图景,提升参与度和责任感,共享数字生产生活方式智能化、便捷化。


构建多元协同治理共同体


建立以农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数字治理要以村民治理需求、利益为中心。要促进村民参与治理全过程,激发村民对于村级政务、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话语表达,赋予民主监督权力;关注村民的价值认同、使用体验、情绪表达与意见反馈,将其作为治理的评判标准、决策遵循与运行基点。


发挥四类治理行动主体功能优势。一是政府引导主体,如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等,发挥组织者与领路人的作用,负责定期组织数字信息知识、技能培训,开展数字乡村专题培训,综合提升村民数字素养和治理能力。二是社会辅助主体,如信息技术企业,发挥市场在治理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由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他们搭建数字信息基础架构与治理模块,为数字平台开发、运行、维护,以及数据采集分析等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三是村庄精英主体,如新乡贤、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等作为数字治理的生力军,提供智力支持,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快推动数字治理概念、理念向治理能效转变。四是普通村民自主主体,以家庭为单位作为数字治理的主力军,加强其数字扶贫扶智,提升数字意识、数字能力,使其掌握、运用数字治理平台系统,破除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其中尤其要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群体,完善相关帮扶服务体系。这四类治理主体应加强协调治理关系,科学划分治理权限,协同互动,发挥体制组织与社会力量合力,共治村庄公共事务,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维系村庄集体利益与公共价值。


创新数字治理平台,完善长效治理机制


数字技术与数字媒介融合。数字治理技术大致可划分为信息技术与媒介技术两类,如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负责组建数据信息基础架构与治理模块;如自媒体、融媒体等,发挥信息传递、文化传播、组织动员等功能。综合运用两类技术,搭建电子政务平台,涵盖各项民生事务,提供涉农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办事指南、村务公开、惠农支农、民意收集等综合服务;设立协商议事平台,实现跨地域、层级开展线上议事、智慧调解等活动;建设智慧监管平台,对村落公共安全、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等智能感知、监管;建立宣传交流平台,加强政策宣传、舆情引导,传播乡土故事,增进乡情乡亲联络。


数字技术与积分制、科层制融合。数字技术是治理制度运行的技术支撑与效率保障。数字技术赋能,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积分治理系统。作为联结技术,有助于形成若干积分单元,实施网格化管理;作为服务技术,有助于建立积分管理平台、网上积分超市等;作为数据治理技术,有助于提升积分治理权利调配与监督;作为媒介技术,有助于积分治理案例推广与传播。


健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数字治理要警惕痕迹主义,规避落入表面数字化陷阱,成为基层政府赶时髦、宣传政绩的噱头,成为乡村治理场域的点缀与装饰。因此,要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长效机制。一是保障机制。健全配套相关法规政策、制度办法,保证治理资源、经费支撑;保障数字信息产权、数据监管与安全,确保各类行动主体的职责、权利、义务,及其相关激励与惩罚措施。二是联动机制。实现体制力量、市场力量、内生力量协同、互动,在关键技术方面,推动政府组织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共同协作。三是反馈机制。各乡镇政府要深度挖掘、关联整合、智能分析各村数据信息,实现源头治理、精准治理,从“事后处置”到“事中化解”“源头防治”的有效升级。四是防范机制。提升数字信息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能力,增强数据信息安全意识。


上一篇:乡村建设既要重“硬件”也要重“软件”
下一篇:海阳“智慧苹果果园”探索数字乡村新模式
热门服务和内容

客服微信

  • 客服微信

    扫描咨询

  • 官方公众号

  • 官方公众号

    扫码查看演示

  • Copyright © 2019-2021 网侣(宁夏)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 宁ICP备16000137号-9
    电话咨询:183-9523-2024
    在线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