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 《央视快评》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智慧乡村 | 发布时间:2022-01-0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河北省承德市,深入基层了解当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实施农村建设活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逐年逐年,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美丽宜居。”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深入阐述乡村振兴的意义、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我们在“三农”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性的跟进。
从增加粮食产量、补发展短板到产业振兴,农业具有更强的“造血”功能;从厕所革命、村容改善到绿色低碳发展,农村“颜值”更高;从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到增收、农民致富、“头”、“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并在顶层设计中,提出许多新思路、新思路、新策略,为“三农”发展点亮“导航灯”。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重点课题之一是研究促进共同繁荣问题。总书记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繁荣。促进农民和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建设城市富强数字乡村,还要建设富强农村”的辩证关系。长期以来,农业农村为支持我国建立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广大农民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作出了重大贡献。与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相比,“三农”发展步伐要加快,“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继续解决。
此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亿万农村人的心声。这符合党的执政宗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有利于巩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盘”。
乡村之美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价值”,也是乡村振兴的“试金石”。实施农村建设活动,要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水、电、路、气、物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新农村,加快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打造“硬件”。 “ 更美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不忘乡愁”,让“软件”更美;还要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留住人才,发展更多成果,更好地造福农民,让他们更美。
人民的希望和政治的方向。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美丽”的接力,我们将把美丽生态宜居的乡村汇聚成一个美丽繁荣的中国。 (央视评论员)